.
征集正式開始,此次安徽省征集的主要是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方面,具體征集重點領域及征集時間如何呢?
安徽省技術成果政策了解免費咨詢:18755150066(微信同號) /0551-65318129
一、各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按照《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征集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的通知》要求,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登錄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信息系統(網址:http://36.112.71.172:81/ateep/),注冊并在線填寫申報書。
二、申報單位在線填寫申報書后,從系統導出打印并簽字、蓋章、裝訂,于2021年4月18日(信息系統同期關閉)前寄送至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郵寄信息和申報單位相關咨詢事項詳見附件3。
三、各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于2021年4月15號前將申報情況形成匯總表蓋章發送至郵箱。
附件1
1. 水污染治理
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河湖、城市黑臭水體等治理和生態修復。
2. 大氣污染治理
包括煙氣除塵脫硫脫硝及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移動源污染控制,無組織排放控制等。
3.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
包括生活垃圾、有機固體廢物、大宗工業固體廢物、主要農業廢棄物、危險廢物等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化。
4. 土壤及地下水修復
包括污染地塊、農用地、工礦用地的土壤及地下水風險管控和綠色修復。
5. 環境監測與監控
包括生態環境質量、污染源和環境應急監測與監控等。
6. 其他
包括噪聲與振動污染控制、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等。
附件2
技術成果名稱: |
|
申報單位: |
|
(加蓋公章) |
|
申報日期: |
年 月 日 |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
我單位鄭重承諾:
1.申報的 技術成果,知識產權清晰、無法律糾紛。
2.申報書和附件內容均真實、準確、客觀,且僅從單一渠道申報。
3.已與技術應用案例業主等相關方溝通確認,同意公開申報書中“擬公開的技術成果清單和報告”。
4.申報過程中不以任何形式實施“打招呼”“走關系”或以其他方式影響評審結果、破壞評審秩序的請托行為。
5.愿意承擔因知識產權糾紛、申報書失實夸大、多渠道重復申報、技術成果信息公開、實施請托行為等引起的相關后果和責任。
特此承諾。
法定代表人簽字:
申報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一、申報單位基本情況
申報單位性質、主營業務范圍、近三年經營情況、生態環境領域技術工作情況簡介等。
二、技術成果簡介
(一)技術成果名稱和領域。
1. 技術成果名稱要明確、具體、針對性強,能充分體現技術內容特點,不能過于籠統。
2. 技術成果名稱不宜太寬泛或包含太多節點或工藝單元,宜推薦高度集成的工藝技術;也不宜太窄或者太小。
3. 技術成果名稱應精練,不宜出現“研究、產業、應用”等字樣,不含英文縮寫。
4. 技術成果領域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環境監測與監控等。
(二)技術成果來源。
1. 國家主體科技計劃(指863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說明技術成果所屬具體計劃及項目(課題)名稱、編號及經費。
2. 地方科技計劃及其他來源,請在成果材料中相應注明。
(三)技術成果產出。
授權的知識產權、產出的標準規范和論文、應用或轉移形成的經濟效益、獲得的獎勵和榮譽等。
三、技術成果主要內容
(一)技術原理及工藝路線。
簡述技術解決的關鍵問題、實現環境效益的原理、工藝路線、技術特點,采用的關鍵設備、材料或產品,工藝/設備參數。要求圖文并茂,邏輯性強。
(二)環境綜合效益。
介紹技術成果的關鍵環境效益指標,實現的污染物減排、生態環境修復效果,列出技術成果應用前后達到的主要技術指標情況,技術優于或達到的排放標準。推薦采用定量描述的方式,數據用相對值時,需說明比較的基準或對比技術,絕對值要注明工程規模。
(三)技術成果先進性分析。
闡述技術的創新性、先進性,在國際和國內同類技術中所處的地位,要求提供關鍵指標對比。
(四)技術成果成熟度分析。
闡述技術成果從完成中試到產業化推廣應用的情況,分析技術成熟度,包括工藝路線、設備及系統集成的完善程度。
(五)技術成果適用性分析。
闡述該技術適用的具體領域,介紹該技術成果使用中的特定條件限制,與上下游技術鏈條的匹配關系、地域、規模、環境、資源能源等因素的限制等。
(六)技術成果穩定性。
闡述該技術在工程運行過程中能否保持穩定,對環境、技術參數等干擾的敏感程度。
(七)技術成果安全性。
說明該技術應用中是否存在二次污染、易燃易爆高毒性物質泄露等環境、安全事故的風險,是否存在上游資源限制、配套設施不完善、市場接受度不高等系統風險,以及風險防控措施。
四、投資估算
(一)設備投資。
應用該技術成果進行新建工程所必需的主要設備及其他附屬設備一次投入的投資金額,或對已有工程改造所必需的新增設備及其他附屬設備投資。需注明工程規模、技術壽命。
(二)運行維護成本。
應用技術成果的工程或工藝單元正常運行時單位產品耗費的原材料、水、電等費用,以及耗費的人工費(工資)、設備折舊費、修理費、管理費等維護費用。
(三)附加效益。
附加效益指該技術成果與同類技術或未采用該技術成果之前相比產生的額外經濟收益(如產值增加、副產品收益等)。需說明核算方法和計算過程。
(四)投資回收期。
此處指靜態投資回收期(年),是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條件下,累計的經濟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資費用所需的時間。請提供測算依據,并注明項目規模和特定計算條件。提供典型案例的實際投資回收期。
五、技術知識產權歸屬
(一)核心技術成果知識產權名稱及專利號,多家單位聯合開發的,需同時注明。
(二)如為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成果,需注明項目課題來源。
(三)有多家單位參與技術研發的,需判斷后選擇有代表性的單位列舉其名稱。
(四)重點關注國內知識產權技術,對國外引進的技術要求已實現國產化。
六、技術應用情況及市場化前景分析
(一)技術應用情況。
概述該技術已應用的行業、領域、規模和達到的效果等,并至少提供1項典型應用案例的內容介紹,評審期間抽查技術成果現場應用情況。
典型應用案例內容應包括:
1. 案例概況:項目名稱、業主及聯系方式、地址、工程規模、投入運行時間、項目驗收情況、項目驗收單位、驗收日期及驗收結論等。
2. 工藝流程及主要參數:工藝流程或工藝路線、工藝運行參數、設備性能參數等。
3. 應用效果:用文字和數據說明應用該技術后達到的效果,列出達到的污染控制標準及資源化利用的產品標準,所有數據應有檢測/監測報告支撐,并在申報書附件中提供相應證明材料。
4. 二次污染防治:列出二次污染產生和治理情況,如在污染治理過程中廢水、廢氣、固廢、噪聲與振動的產生和治理情況,治理后的效果應以第三方檢測/監測報告為支撐,并在申報書附件中提供相應證明材料。
5.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6. 投資和運行成本:列出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和設備投資等費用,以及工程運行物耗、能耗、人員工資、設備折舊、維修管理等費用,核算出運行成本。
(二)技術推廣前景。
結合技術成熟度、市場容量、技術經濟性、持有者推廣能力、環境約束等因素,分析該技術到2025年在產業或領域內推廣可挖掘的市場潛力(或達到的規模)。
(三)技術推廣障礙及應對措施。
闡述該技術在成果轉化和推廣過程中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政策壁壘、資源或資本制約、人才培養、其他限制條件等障礙等,以及消除上述障礙的應對措施。
七、擬公開的技術成果清單和報告
(一)技術成果清單。
基于申報書的內容,將成果凝練成表格形式的清單。內容包括技術成果名稱、適用范圍、技術成果簡要說明、產業化階段和應用效果等。
(二)技術成果報告。
基于申報書的內容凝練技術成果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技術成果名稱、技術成果領域、適用范圍、技術成果內容、污染治理或環境修復效果、技術成果應用情況、投資估算、運行成本、推廣前景等。
八、附件
(一)申報單位法人證書或營業執照(必備,如多家單位聯合申報,各單位均需提供)。
(二)知識產權證明(必備,包括授權專利證書、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書等,應與申報書第五部分一致)。
(三)應用證明(必備,應提供申報書第六部分所列典型應用案例的項目合同、驗收報告、第三方效果檢測報告、第三方環境監測報告、用戶意見等證明材料)。
(四)水平證明(必備,應至少提供以下證明材料中的一種:成果鑒定、評價、評估、驗證報告,以及專家評價意見等)。
(五)如為政府科技計劃項目,應提供計劃任務書和驗收意見(可選)。
(六)其他證明成果先進性的材料(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