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安徽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開啟,該項目是國家級項目,那么如果安徽省各地市想要申報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話,可以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小編咨詢代辦。
一、安徽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內容
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智能制造先行區三個方面。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0551-65306190,19855108102(V同號、專業老師指導),QQ2881391780
二、安徽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推薦條件
(一)申報主體為在安徽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石油石化、有色金屬等有行業特殊情況的,允許法人的分支機構申報),近三年經濟效益較好且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
(二)申報主體的智能制造水平應處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地位,具有較強的示范引領作用,使用的關鍵技術裝備、工業軟件須安全可控,解決方案須無知識產權糾紛。申報主體近三年未發生重大、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特大環境事故,無違法違規行為。
(三)優秀場景申報主體參照《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1年)》申報,鼓勵各申報單位緊扣智能制造本質進行場景創新和拓展。優秀場景需已建設完成。
(四)示范工廠申報主體應通過智能制造數據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評估,需達到國家標準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級及以上或滿足相關行業智能制造指導性文件要求。示范工廠采取揭榜掛帥方式,申報主體的智能制造工廠應基本建設完成,明確進一步提升計劃,并在2年內實施完成。
(五)先行區申報按照一事一議方式開展。
三、安徽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程序
(一)請各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做好組織推薦工作,鼓勵獲得國家智能制造相關項目的企業、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稱號的企業等積極申報,鼓勵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合申報。
(二)申報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申報主體登錄公共服務平臺填報,同時將相同內容的紙質版申報材料報送至各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同一企業只能選擇申請智能制造典型場景或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兩個方向之一。相關申報材料見行動通知。
(三)各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征求同級財政、市場監管部門意見后,推薦本市申報項目,按項目推薦的優先順序填寫推薦匯總表,于11月15日前將加蓋經濟和信息化、發展改革部門公章的推薦匯總表,分別報送兩份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和省發展改革委產業處。
四、安徽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要素條件
①離散型智能制造
⑴車間/工廠的總體設計、工藝過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數字化模型,并進行模擬仿真,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過程數字化管理。
⑵應用數字化三維設計與工藝技術進行商品、工藝設計與仿真,并歷經物理檢測與試驗進行驗證與優化。建立商品數據管理系統(PDM),實現商品數據的集成管理。
⑶實現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在生產管控中的互聯互通與高度集成。
⑷建立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充分采集生產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物料傳送等生產現場數據,并實現可視化管理。
⑸建立車間制造執行系統(MES),實現計劃、調度、質量、設備、生產、能效的全過程閉環管理。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實現供應鏈、物流、成本等企業經營管理的優化。
⑹建立車間/工廠內部互聯互通網絡架構,實現設計、工藝、制造、檢驗、物流等制造過程各環節之間,以及與制造執行系統(MES)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的高效協同與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商品信息統一平臺。
⑺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護系統,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統失效。
歷經持續改進,實現企業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物流等環節的集成優化,推進企業數字化設計、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過程優化、精益生產、可視化管理、質量控制與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高。
②過程型智能制造
⑴車間/工廠總體設計、工藝過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數字化模型,并進行模擬仿真,實現生產過程數據可視化和生產工藝優化。
⑵實現對物流、能流、物性、資產的全過程監控與高度集成,建立數據采集和監控系統,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采率達到90%以上。
⑶采用先進控制系統,車間/工廠自控投用率達到90%以上,關鍵生產環節實現基于模型的先進控制和在線優化。
⑷建立制造執行系統(MES),生產計劃、調度均建立模型,實現生產模型化分析決策、過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質量動態跟蹤以及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一體化協同優化。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實現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能優化。
⑸對于存在較高安全風險和污染排放的項目,實現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和危險源的自動檢測與監控、安全生產的全方位監控,建立在線應急指揮聯動系統。
⑹建立車間/工廠內部互聯互通網絡架構,實現工藝、生產、檢驗、物流等各環節之間,以及數據采集系統和監控系統、制造執行系統(MES)與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的高效協同與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數據統一平臺。
⑺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護系統,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統失效。歷經持續改進,實現生產過程動態優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視化,企業在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節能減排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智能化水準顯眼提高。
③智能裝備和商品
⑴可以實現對自身狀態、環境的自感知,具有故障診斷功能。
⑵具有網絡通信功能,提供標準和開放的數據接口,可以實現與制造商、用戶之間的數據傳送。
⑶具有自適應能力,可以依據感知的信息調整自身的運行模式,使裝備(商品)處于最優狀態。
⑷可以提供運行數據或用戶使用習慣數據,支撐制造商、用戶進行數據分析與挖掘,實現創新性應用。
歷經持續改進,實現高端芯片、新型傳感器、工業控制計算機、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工業軟件、互聯網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在裝備(商品)中的集成應用,裝備(商品)做到安全可控,自感知、自診斷、自適應、自決策功能的不斷優化,技術水準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準。
④網絡協同制造
⑴建有工業互聯網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云平臺,具有完善的體系架構和相應的運行規則。
⑵歷經企業間研發系統的協同,實現創新資源、設計能力的集成和對接。
⑶歷經企業間管理系統、服務支撐系統的協同,實現生產能力與服務能力的集成和對接,以及制造過程各環節和供應鏈的并行組織和協同優化。
⑷利用工業云、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等技術,建有圍繞全生產鏈協同共享的商品溯源體系,實現企業間涵蓋商品生產制造與運維服務等環節的信息溯源服務。
⑸針對制造需求和社會化制造資源,開展制造服務和資源的動態分析和柔性配置。
⑹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歷經持續改進,工業互聯網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云平臺不斷優化,企業間、部門間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高度集成,生產制造與服務運維信息高度共享,資源和服務的動態分析與柔性配置水準顯眼增強。
⑤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⑴商品采用模塊化設計,歷經差異化的定制參數,組合形成個性化商品。
⑵建有工業互聯網個性化定制服務平臺,歷經定制參數選擇、三維數字建模、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等方法,實現與用戶深度交互,快速生成商品定制方案。
⑶建有個性化商品數據庫,應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特點進行挖掘和分析。
⑷工業互聯網個性化定制平臺與企業研發設計、計劃排產、柔性制造、營銷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等數字化制造系統實現協同與集成。
歷經持續改進,實現模塊化設計方法、個性化定制平臺、個性化商品數據庫的不斷優化,形成完善的基于數據驅動的企業研發、設計、生產、營銷、供應鏈管理和服務體系,快速、低成本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能力顯眼提高。
⑥遠程運維服務
⑴智能裝備/商品配置開放的數據接口,具備數據采集、通信和遠程控制等功能,利用支持IPv4、IPv6等技術的工業互聯網,采集并上傳設備狀態、作業操作、環境情形等數據,并依據遠程指令靈活調整設備運行參數。
⑵建立智能裝備/商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可以對裝備/商品上傳數據進行有效篩選、梳理、存儲與管理,并歷經數據挖掘、分析,提供在線檢測、故障預警、故障診斷與修復、預測性維護、運行優化、遠程升級等服務。
⑶實現智能裝備/商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與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商品研發管理系統的協同與集成。
⑷建立相應的專家庫和專家咨詢系統,可以為智能裝備/商品的遠程診斷提供決策支持,并向用戶提出運行維護解決方案。
⑸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備信息安全防護能力。
歷經持續改進,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務系統,提供的服務可以與商品形成實時、有效互動,大幅度提高嵌入式系統、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集成應用水準。
2)新技術創新應用要素條件
①工業互聯網
⑴建立工業互聯網車間/工廠內網,采用工業以太網、工業PON、工業無線、IPv6等技術,實現生產裝備、傳感器、控制系統與管理系統等的互聯,實現數據的采集、流轉和處理;利用IPv6、工業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與車間/工廠內、外網的互聯互通,支持內、外網業務協同。
⑵采用各類標識技術自動識別零部件、在制品、工序、商品等對象,在倉儲、生產過程中實現自動信息采集與處理,歷經與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對接,實現對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⑶實現車間/工廠管理軟件之間的橫向互聯,實現數據流動、轉換和互認。
⑷在車間/工廠內部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或利用公眾網絡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數據的集成、分析和挖掘,支撐智能化生產、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演變等應用。
⑸歷經部署和應用工業防火墻、安全監測審計、入侵檢測等安全技術措施,實現對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的防范、監測和響應,保障工業系統的安全運行。
歷經持續改進,促進車間/工廠內部網絡互聯、數據交互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推動車間/工廠外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公共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加快新業務和新模式創新。
②人工智能
⑴關鍵制造裝備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歷經嵌入計算機視聽覺、生物特點識別、復雜環境識別、智能語音處理、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決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機交互等技術,實現制造裝備的自感知、自學習、自適應、自控制。
⑵構建工業大數據平臺,歷經數據采集系統和互聯互通的網絡架構,采集商品設計、工藝、制造、物流、管理、銷售、服務、運維等各環節數據,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篩選、梳理、存儲和管理。
⑶應用機器學習、專家系統、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新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實現對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物流銷售、運維服務等環節的智能決策支持。
⑷目標商品集成應用智能感知、模式識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傳感、交互、控制、協作、決策等方面性能和智能化水準的顯眼提高。
上述就是獎勵200萬的2021年安徽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條件等具體細則內容了,有申報需求的安徽省企業,歡迎隨時聯系小編咨詢合作。代理免費咨詢熱線:0551-65306190,19855108102(V同號、專業老師指導),QQ2881391780
下一篇:其他安徽省企業可申報項目。